上海:高楼变身“绿树林”

发布时间:2013-05-08      新闻来源:上海节能信息网

   

经过整治扩容,光明金融大厦成为上海外滩的新地标。以前,这座大厦创造的税收高,但能耗也高。大厦于1993年建成,如今很多设备都已落伍,特别是中央空调系统依旧采用燃油蒸汽锅炉,“老马拉快车”,经济性越来越差。

在上海市黄浦区政府推动下,大厦“相中”世博会采用的冰蓄冷技术,斥资近千万元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改造。运行第一年,大厦物业经理最直接的感受是省钱,原先空调系统全年运行费用78万元,如今降到25万元;其次是口碑,以往因空调问题产生的诸多投诉没有了,大楼出租率也得到提高。

光明金融大厦节能改造是上海市建筑楼宇绿色转身的一个缩影。作为特大型城市和全国经济金融中心,上海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近年来,人多地少、资源环境约束严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迫在眉睫。上海市建设交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建筑节能是上海节能减排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重要突破口。

合同能源管理有现实需求

引入社会资金和专业服务,解决节能改造资金难题

作为上海首批低碳发展实践区,黄浦区政府去年投入400万元并撬动社会投资6000万元,推动完成了55个楼宇节能改造项目,平均节能率达到15%,合计每年减少能耗5200吨标准煤,每年减少企业运营成本2500万元。

楼宇节能改造投资很大,而能依靠自有资金完成改造的楼宇只是很少一部分,更多的楼宇“有意愿,却没钱”。为此,黄浦区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入社会资金和专业服务共同参与节能减排,让更多缺少资金的楼宇也能完成改造。以楼宇节能改造为例,楼宇与节能服务公司签订合作合同,节能公司投资为楼宇进行节能改造,改造后,双方按约定分享节省的能源费用。

位于九江路上的王宝和大酒店一度是耗能大户。运营10多年,酒店深知节能减排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最直接手段,但大笔的改造资金让他们犯了难。通过黄浦区发改委牵线,酒店与上海成信建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酒店空调和照明系统进行改造。在照明系统改造中,酒店采用了LED产品,成为国内首家全部使用LED照明的酒店,也成为上海市的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

酒店有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改造后,全年节电量达到34%,每月节省电费25万元左右,“按约定,前几年节能服务公司会多分成一点以便快速收回成本,越往后,酒店获益越多”。截至目前,黄浦区内使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改造的楼宇超过20栋。

摸清建筑能耗家底

初步建成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督促用能单位加强管理

上海市近年对200多幢公共建筑进行了用能监测,对450多幢公共建筑进行了能源审计,在近300幢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1000多幢大型公共建筑开展了能耗统计工作。通过这一系列工作,上海基本摸清了公共建筑的能耗水平和用能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

去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本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在年内建成1个建筑能耗监测市级平台、17个建筑能耗监测区级分平台和1个市级机关办公建筑能耗分平台。同时,上海将对单体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两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有计划、有步骤地配套安装用能分项计量装置。到2015年,上海将建成基本覆盖全市的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去年年底,上海市首个覆盖商务楼宇、重点耗能企业、创意园区的能耗在线监测平台一期工程在黄浦区建成。这一平台能实时监测各楼宇、企业及园区的空调、照明、电梯等处的能耗数据,督促引导用能单位加强智能化节能管理。

政策和技术同步推进

出台各类政策措施,推进绿色建筑建设

上海采取规划统筹和点面结合的推进方式,在政策制度和技术方面,修订、编制出台各类规章法案,为全市绿色建筑总体推进提供明确的目标、重点和措施。

2011年1月1日起,《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正式开始施行。结合条例实施,上海开展了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工作,颁布了《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和《关于贯彻〈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若干意见》,修订了《上海市建筑节能项目专项扶持办法》,出台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分项计量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

新修订的《上海市建筑节能项目专项扶持办法》于去年9月15日起实施,其中,新增了针对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的资金扶持政策,对获得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示范项目,每平方米最高可补贴60元,单个项目最高可补贴600万元,保障性住房项目最高可补贴1000万元,对建筑节能项目的支持力度可谓前所未有。同时,通过采取市级财政补贴等激励机制,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也将实施分步骤、有序的节能改造。

编制完成的《上海市“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对绿色建筑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上海市还制定了《上海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以及《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规划》,形成计划体系框架,促进节能建筑发展。这些规范性文件和专项规划的出台,为上海市建筑节能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技术规范方面,上海市颁布实施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出适合上海地方气候特征的绿色建筑评价方法。《上海市绿色建筑测评技术指南》完成编制,明确和规范了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的测评指标和测评方法,为绿色建筑的技术应用和工程实践服务。相关部门还编制了《低碳实践区规划建设导则》,积极开展低碳城区关键技术集成研究。

未来有什么目标?

公共建筑中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保障房也可推进绿色建筑

2012年,上海市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共计安排各类建筑节能资金9857万元。据统计,上海市2012年新建高标准节能建筑项目45个,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130个,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52个,建筑面积183万平方米;同时,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建筑能效测评星级标识评定等工作也顺利展开。

据介绍,上海市计划在政府办公建筑、学校、医院、博物馆等公共机构建设中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从2014年起,全市公共机构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15年,力争绿色建筑占当年新增民用建筑的10%。

“十二五”期间,上海还将在保障性住房中率先推进绿色建筑。专家预计,按照“十二五”期间上海新建保障性住房100万套,5年累计将达到6000万平方米以上计算,“十二五”期间,上海市保障性住房通过采取节能措施,可节约标准煤89.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3.8万吨。

未来,上海将依托虹桥商务区等8个低碳实践区和7个低碳新城建设,以及国际旅游度假区、世博后续开发利用两个重大建设项目,将绿色建筑与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低碳建设、运营与交通节能、低碳生活融为一体,更好地引领和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

   转载新闻   发布:节能英才网 (节能求职、节能招聘、节能人才)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人人网 豆瓣网 MSN 腾讯微博
技术电话:0755-86153989  销售电话:0516-83057729 客服信箱:epjob88@epjob88.com